杨明淡然一笑:“家里长辈留下来的,说是有些年份了,具体多久,我也说不准。”
他把油纸包往前推了推:“家里孩子快结婚了,手头有点紧,想着换点钱用。”这个理由,最是平常不过。
白孟恪点了点头,示意杨明把人参全拿出来。
当整棵人参展现在眼前时,饶是见多识广的白孟恪,呼吸也不由得粗重了几分。
这人参芦碗圆顶,纹理清晰,参体肥大,须条自然舒展,品相堪称完美。
白孟恪小心翼翼地拿起一根最细的参须,放在口中细细品咂。
片刻之后,他长出了一口气,眼神中透出几分热切:“错不了,这是百年野山参,而且是品相极佳的百年野山参!”
杨明心中安定,面上却不显:“白老板是行家,您给估个价?”
他这话术,把皮球踢给了对方。
白孟恪沉吟了一下,伸出三根手指:“这个数,三千块。”
杨明挑了挑眉,没说话。
这价格不算低,但离他的心理价位还有点距离,这老头子,有点滑头啊。
白孟恪见他不动声色,又加了一句:“现金,当场结清。”
“白老板,这可是救命的东西。”杨明慢悠悠地开口,“三千块,少了点。”
白孟恪捻了捻胡须:“那秦先生开个价?”
“我也不漫天要价,三千五百块,另外,我还需要一些票。”杨明说出了自己的条件。
“票?”白孟恪眉头一挑,随即了然。这年头,有钱没票,寸步难行。
“全国粮票,布票,棉花票,工业券,有多少要多少。”杨明补充道。
白孟恪深深看了杨明一眼,这人瞧着普通,心思却不简单。
“三千五百块可以。票据的话,我尽量凑,但肯定没有现钱那么足。”
杨明笑了:“我相信白老板的能量。”
最终,双方以三千五百元现金,外加市价约值五百元的各种票据成交。
白孟恪让人去准备钱款和票据,自己则取来一个精致的红木盒子,将人参小心翼翼地放了进去。
很快,伙计端着一个托盘出来,上面放着厚厚一叠大团结,还有一沓各种票证。
杨明看似随意地拿起钱点了一遍,实则精神力已经扫过,数目分毫不差。
票据种类繁多,粮票占了大头,足有三百斤全国粮票,五十尺布票,十斤棉花票,还有一些糖票、肉票、工业券等。
“秦先生,日后若还有这等好货,务必优先考虑我们民生堂。”白孟恪客气地说道。
杨明将钱和票据仔细收好,淡然道:“若是有缘,自然会来。”
他这话模棱两可,白孟恪听了,也只当是客套话,并未放在心上。
离开民生堂,杨明拐进一条僻静的小巷,确认无人跟踪后,迅速恢复了本来面貌。
他先是将那些有时效性的票据整理出来,比如肉票糖票,得尽快用掉。
百货大楼,是他此行的下一个目的地。
有了钱和票,很多之前不敢想的东西,都可以安排上了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